【文/调查者网专栏作者 王世纯】
本周比较重要的军事新闻,都和美国的战略核力气有关。
《纽约时报》本周独家报导称,美国总统拜登于本年3月赞同了未来4年的《核运用攻略》(U.S. nuclear employment guidance),这版《攻略》从头调整了美国核威慑战略的方向,“初次聚集我国核武库的扩展”。
一同,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26日报导称,美国陆基核威慑的柱石——450座上世纪60年代建筑的“民兵”导弹发射井及相关根底设施已严峻老化,许多发射井的状况已“到达极限”,难以持续有用承担起战争值勤使命。五角大楼和国防承包商面对着“噩梦般”的晋级保护,预算费用屡创新高,到达1410亿美元,而完结保护的期限也要持续延宕5年——这意味着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的布置也将推延5年。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交际媒体
这些触及美国核武力的新闻,阐明晰美国核力气的现状与未来。当然,一旦触及到核范畴,大众言论界的反响总是千人一面。关于拜登“核隐秘陈述”的谈论一般都会总结为“要钱”或“意欲何为”。虽然核武器是每个合法拥核大国坚持经济开展和保护大国方位的战略柱石,但就笔者调查,不管是我国仍是外国一般民众都关于本国或外国的核方针不甚了解。许多时分,全国际一般民众只是粗犷地以为“美俄的核弹能够消灭国际”,然后就没有更多认知。
当然,笔者以为,一般民众对核方针坚持不了解状况,对本国核武力开展和国际平和终归是个好事儿,不然他们一定会惊奇于现行核方针与核学说,本国核力气和国家利益之间的截然不同。
言论总是非理性的。一个结壮干事的政府虽然会依据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开展核力气,但在详细决议方案上往往是脱离民众的。美国方面更是如此,许多报导将《核运用攻略》称作隐秘核战略,但该攻略的存在本身不是什么隐秘。虽然只需白宫和五角大楼高官能够翻阅这一攻略,但美国国内法令明确要求白宫和军方向美国国会阐明核运用攻略的调整状况。
在美国这样一个自诩民主的国家,如此“揭露的秘要决议方案”的确不多见。虽然核方针是美国中心政治议题之一,但自暗斗结束以来,美国的核方针不再像上世纪60年代那样具有很强的公共方针特点。现有的美国核方针完全是依据政府高层和军方的非揭露决议方案拟定的。也因而,《核运用攻略》成为了美国当下少量几个能够绕开大众言论而拟定的严重政治决议方案。
当然,民间人士过于了解也不可交际媒体
《核运用攻略》也不是忽然拟定的。每届美国政府都会在任期内出台《核态势评价陈述》(NPR),随后2年内依据《核态势评价陈述》编撰新的《核运用攻略》,详细阐明核武器运用方针、方针、优先事项和场景。从暗斗结束开端,这一流程就走了至少7遍。曩昔30年间美国政府只需求应对朝鲜和伊朗,恐怖主义拥核以及台海危机带来的潜在热战危险就能够,不需求对本国核理论和核存量进行伤筋动骨的大变革,因而每届美国政府的《核运用攻略》大多是换汤不换药。
但到了拜登政府,他们需求拟定的《核运用攻略》远比小布什、奥巴马以及特朗普时期要杂乱。首要是由于拜登任期内发生了美国政府没有预料到的工作,也便是“东方大国”的核打破。美国的智库从2021年拜登就任伊始就开端宣扬我国大规划扩核。从2021年7月1日开端,美国各路智库不断征引商业卫星相片声称,我国正在制作的陆基核载具数量急速添加,将逾越美俄现在布置的总量,使得我国的核武力规划到达和美俄齐头并进的水平。
虽然这一音讯震动了大众言论界,但笔者判别,在2024年年度的《核运用攻略》中,美国不会对我国的核力气规划和核方位作出大规划修正。虽然是猜想,但至少《纽约时报》采访的专家也供认,现在俄罗斯的核武器体量“仍然大于我国”。
这并不古怪,面对我国的潜在核武器规划,白宫和美国军方在曩昔3年时刻内都坚持了相对低沉,只是在品德层面责备我国扩核,并没有对智库的OSINT观测进行背书。在2022年的《2022年我国兵力陈述》中,美国方面故意轻视乃至故意含糊化我国的核规划和核方针。而在同年出书的《核态势评价陈述》和次年出书的《2023年兵力陈述》中,美国军方只是含糊地声称我国核方针是“2030年代布置1000枚核弹头”,这一数据乃至远远小于开源情报(OSINT)观测到的数量。
关于美国这种忽视“房子里的大象”的行为,国内有观念以为,或许是美军要求大众持续坚持“我国无法在核实力上对立美国”的认知,为本届白宫班子对立我国的剧烈政治军事和经济举动寻求合法性和支撑。此外,也有人以为,拜登政府面对现在不愿意供认自己核方位的我国,倾向于把问题留给后人的才智。这两种观念笔者都部分赞同,但笔者更倾向于以为,拜登政府在核决议方案上的犹豫不定,源自美国工业根底导致的核理论与核实际之间的脱节。
核理论与核实际
美国的核建军由军方主导,但核方针则由政客主导;而在美国学术界,70年代曾经没有一个遍及被承受的核学说。这导致美国核力气处于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并直接影响了暗斗前期许多热战和对立的成果。不过,到了尼克松年代,美国的政界、学术界总算一致定见,以为在美苏一同到达“确保彼此炸毁”(MutualAssured Destruction,MAD)的状况下,核大战“没有赢家”。因而,美国当局抛弃了原有的“先下手为强”核战略和“大规划报复”核战略,转而挑选“相互确保核炸毁”战略。
虽然五角大楼赞同“核大战没有赢家”这一政治决议方案,但详细到核武器开展和建军上,美国在制作新一代核载具时的首要思路仍是立足于在美苏核战争中的全面核实战。在这一时期,美国的核武力不只是局限于“确保对敌国大规划杀伤”(WMD),而是要确保己方的核力气能完成一个“战略成功方针”,也便是“打赢核决战”。
美国在欧洲很多布置的中导,也是针对苏联“核取胜”的手法图源:知乎萌虎鲸
关于美军而言,这一战略历来不是含糊的,而是能够量化的。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核冲击方案“美国一致联合作战方案”(SIOP)中,美国以为“核战争”的成功能够被界说为“炸毁‘苏联-我国’集团的核投送才干以及政治军事指挥中心;炸毁‘苏联-我国’的军事力气;炸毁‘苏联-我国’的城市工业才干”。
但这一战略成功方针到上世纪60年代末得到了进一步量化。美国以为,在一场核实战中,美国需求炸毁20%-25%的苏联人口和50%-75%的苏联工业才干,以对苏联完成“终究惩戒”。到70年代今后,为了防止苏联在核战争中生存下来并敏捷康复,美国进一步加大在持续核战争中炸毁苏联人口和工业才干的份额,并且为一场“持续数年的核冲击”做好预备。
详细到核载具上,美国在70年代确认了“三位一体核冲击”系统,并在核实战理论中让这三种载具“各司其职”。
其间,美国海基核力气将使用美军布武全球的水兵优势,抵近到接近苏联的方位完成“核突击”,尽或许在第一时刻完成突防并对苏联的核反击才干进行减少。而陆基核导弹井则作为“战略柱石”力气,既能够在核实战中充任“核弹磁铁”招引苏军核弹,又能够使用其预备时刻短,指挥链路短的优势进行“核突击”。
在这些首轮核突击载具的根底上,美国空军坚持一支较为巨大的核轰炸机部队。美空军方案在首轮核突击今后,出动远胜于弹道导弹的抛掷量的轰炸机部队轰炸现已被核武力减少过防空的苏联城市,以完成其“核致胜”的方针。
一架临空轰炸的B-52的核抛掷量相当于一整支春风-31A旅
在这一思路之上,美国最急进的核实战学派以为,在全面核决战的根底上,即使苏联炸毁了美国2000万人口,但美国在战争终究仍坚持有以轰炸机部队和弹道导弹部队为主的强壮的核投送兵力,这种“终究一颗核弹”的才干能够确保美国在核爆的烟云散去后取得终究的军事成功。
这种寻求核成功的张狂建军理论的巅峰是里根年代。到了里根年代,虽然全球简直一致了“核战争打不赢”的政治知道,但在美苏暗斗最高峰和美军新军事改造带来的改造浪潮下,美军在“星球大战”方案的引领下,开端朝着“打赢核实战”的建军方向狂奔。
这一时期,美军的三位一体核项目都在为新的“战略决战”寻求极高的目标。不管是“平和卫兵”(PX)系列弹道导弹可谓匪夷所思的布置方法,仍是俄亥俄级与“三叉戟-D5”带来的极强核突击优势,亦或是B-2轰炸机关于核战理论的推翻,美军都期望用压倒性的核武力优势,为自己在或许的核交流中抢占先机。
总归,在暗斗晚期美苏平缓的大布景下,美军终究没有把核三位一体才干制作到他们想象的张狂状况。但在B-2轰炸机、俄亥俄级核潜艇以及“平和卫兵”加持下,美军的确以为他们能在一场公正的比赛中打败苏联核武力。
东欧剧变,苏联崩溃,核消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好像远离了人们的头顶。美俄签署了《新减少战略武器公约》,两边的载具数量和弹头数量减少到一个较低水平。但即使如此,坐拥核载具优势的美军在核问题上仍坚持曩昔的核决战学说,在各种潜在的推演中仍然以完全打赢对方核决战为根底,仍旧随时随地挥舞着“核大棒”,保护本身霸权。
关于美国而言,从台海危机开端,美国的核力气应该坚持能够一同针对中俄两个核具有国。依据美国的想象,美国的核力气应该寻求对华的“核决战”成功,一同持续坚持针对俄罗斯的核威慑。面对长时刻只需“250弹头”的我国大陆核力气,美军的将领们也历来不避忌评论对华“先手核晋级”——不管是美国智库CSIS的推演仍是美国退役水兵上将编撰的小说,“核晋级”终究仍是成为了美军终究的“法宝”,只需美军坐拥这个法宝就能够无视解放军惯例兵力和战略方位制作的日新月异。美军历来不以为一场台湾战争的失利就会让美军失掉悉数,由于他们仍旧能够依仗“核优势”保护其全球霸权。
可是,工作在2022年前后发生了改动。不管美国高层怎么诉苦“生米煮成熟饭”,跟着太平洋彼岸的大国开端很多布置以加固核导弹井为主的核力气,美国人曩昔的核决战的顾问作业都要从头书写。
就美国来说,2020年代末的核实战处于一个“理论上打不赢”的状况。这种打不赢首要来自物质条件的不充足。在美国“俄亥俄”级长时刻只需3到4艘值勤,均匀每艇只带着12枚弹头和60个再入弹头(MIRV)的前提下,美军现在首轮核突击也只能刚刚好完全炸毁我国巨大的井基核载具力气。这意味着,美军在最达观的“梭哈”状况下,仍然要面对彼岸“依据预警发射”的报复举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划杀伤(WMD)。
此外,考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地理方位遍及坐落我国西部内地,此刻的美军仍然需求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各种中心节点进行包含核冲击手法在内的大规划冲击,才干进一步保证轰炸机从本乡起飞对华施行核轰炸。而当美国底牌尽出之时,他们无法忽视另一个凶相毕露的北方核大国——要知道,俄罗斯的弹头投送才干更强,且俄罗斯仍然保有一支规划不小的空天军核轰炸机机队。
当然,这悉数假定现在仍是建立在解放军不具有相似B-21隐身核轰炸机的前提下。笔者信任,跟着未来几年我国空基战略核力气进一步改造,美军将不得不面对自1945年以来从未遇到的核态势。
这也是轰-20最大的含义地点
对美军来说,想要打赢核实战,首要就需求扩展核载具。美军一方面需求相似于“俄亥俄”级核潜艇那样的数量优势,也需求B-2轰炸机那样的质量优势。但问题是,美军的悉数下一代核载具都处于研制状况,均需求至少到2025年才干入役布置。而其间最要害的两种载具:核潜艇和陆基井射弹道导弹,都处于延宕状况。
依照2020年的规划,现在规划的12艘“哥伦比亚”级潜艇到2036年前才会悉数制作结束,“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则将于20年代中期开端退役。即使美军能进步“哥伦比亚”级的制作频率,从本来的“三年一艘”,进步到“两年一艘”,美军的核潜艇部队数量也要到2026年才干维持现状,在2030年也只是添加4艘左右——况且,事到现在,“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已被官宣延宕,延宕时期虽不算长,但美军仍然无法在2027年前拿到第一艘“哥伦比亚”级核潜艇。
比较于核潜艇,“岗兵”(LGM-35)洲际导弹系统的延期更为丧命。当下,“岗兵”导弹由于研制人力缺少、疫情导致的进出口开展推延以及美国空军更改规划等问题,其执役时刻已确认要拖延一年至2029年。在美国近来经过的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中,确认“岗兵”导弹的初次试射将拖延到2026年。导弹本体不顺畅,美国国内450座“民兵”导弹井的翻修方案则面对更大延期。原方案本年夏天在内布拉斯加州金博尔发动的“岗兵”(Sentinel)加固井翻修项目,或许需求推延五年乃至更长时刻。
海陆开展都不顺畅,其时开展比较顺畅的便是B-21项目了。B-21现在作为美国空军的自豪,各种节点根本安稳,没有遇到显着延期。美国空军方案购买至少100架B-21,并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开端布置。美国也在《陈述》中对B-21项目予以期望,期望未来B-21加上B-52改进型的调配,能替换掉现有的B-2和B-1B轰炸机队。
挖苦的是,B-21是美军在本世纪20年代末扩展核载具数量的仅有手法,假如B-52机队的延寿较为顺畅,美国的轰炸机队全体规划在20年代末能够扩展一倍,从现在的66架(46架B-52,20架B-2)扩展到120架以上。可是B-21永久是“砧板”,而两种核弹道导弹才是“锤子”——假如弹道导弹数量不行,没有“锤子”开路的核轰炸机,是无法依照美军的理论完成核取胜的。
可见,假如美军战略部队的资源没有得到天翻地覆的改动,以现在三大核项目的开展,到2030年代之时,其核载具的规划简直等同于今日的美国。这是美国当下资源能做到的上限,假如说在2010年,美国的可布置战略武器储量还牵强等于中俄之和,那么到了2027年,最不达观的状况下美军的核力气简直只需中俄之和的60%。
总的来说,当下两个美国涉核新闻放在一同,的确让笔者感触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前史奇妙感:一方面,我国“核打破”让中美俄三国核力气即将在未来几年完成平等,美国正面对史无前例的核态势;另一方面,高傲的美国人发现本身的工业根底,不再支撑它们的核力气像曩昔30年那样“垂手可得”地逾越别的两个核大国之和。
就两则新闻所泄漏的音讯来看,现在咱们尚不清楚美国接下来对华的战略应对手法。由于从核实战的视点考虑,未来几年内最适合打赢核决战的时刻永久是昨日。
当然,笔者信任,当下的美军没有一个针对我国核力气开展的整体解决方案。跟着拜登政府进入倒计时,咱们能够猜想的是,拜登政府会把“扩核”这一难题留给哈里斯或特朗普,而拜登政府修正过的《核运用攻略》即使不适用于2024年-2028年的全球核形势,美军也不会在这4年内作出过于夸大的改动,由于国际是物质的。
但美军找不到解决方法不代表美军会就此束手待毙,美国未来几年在我国扩核问题上的无事生非将只多不少。笔者现在能联想到的美军手法就包含,美军极有或许企图用核武器装备日韩,企图将战术核存量拿来当牌打,以企图抵消我国的战略核增量;亦或,美军会在2026年《新减少战略武器公约》到期今后,不断提出耸人听闻的核扩军方案,以要挟我国。当然,关于美军或许的一系列“咋呼”,咱们最该做的便是像教员同志的《西江月·井冈山》的名句那样:“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纹丝不动。”
“我国成为和美俄比肩的核大国”这句话,在几年前仍是美国核学术界耸人听闻的宣扬,现在正逐渐变成火烧眉毛的军事现实。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本周在编撰军评时翻看自己四年前——2020年年头写的军评,颇感唏嘘。很显着,2020年今后我国核力气的开展打脸了笔者,让笔者其时的判别成了某种笑谈。一同,近期的形势也让笔者慨叹于咱们提早规划布局,应对风高浪急、乃至大风大浪的英明决议方案。
但笔者其时的一个主意是对的:在这个国际上,没有正常人想回到那个核阴云笼罩国际的年月。而当国际最大核霸权主义的权柄不是由期许平和的正常人操纵时,旗鼓相当永久是以斗争求联合的最好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