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导 记者 张静 陈 建】近来,斯里兰卡宣告国家破产。“国家破产”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财物小于对外负债,即资不抵债的情况。“国家破产”和在日常日子中的个人破产、公司破产有本质区别,并不是真实的“破产”,仅仅一种国家金融失期行为。宣告国家破产的斯里兰卡燃料缺少、停电、药品匮乏、食物价格上涨、公共服务底子中止、校园封闭、公交体系停摆……有人说这一切,像极了韩国电影《国家破产之日》中的场景,这让不少人回想起1997年,韩国阅历的动乱与困难。
惊惧充满着每个人心头
1997年,注定是每一个韩国人不能忘却的年份。这一年,韩国支柱企业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韩元不断崩盘,人们眼睁睁看着家产不断价值降低,惊惧充满着每一个人的心头。韩国在朝鲜战争一片废墟中,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完成了向发达国家的跨过,成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有经济学家谈论,在二战完毕后,由发展我国家跨过到发达国家的中等人口国家屈指可数,而韩国无疑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可是谁能想到,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端依托制造业和出口发家,80年代发明了“汉江奇观”,但在1997年差点因亚洲金融危机而破产。
1997年开年,韩国大企业韩宝钢铁轰然坍毁,对外宣告破产,紧接着政府支撑的几家大型企业开端关闭——韩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大幅减缩。年中,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金融业的动乱导致国际商场经济风向倾向保存,韩国出口型经济遭到巨大影响,工厂大面积歇业,大批人员赋闲。通货膨胀之下,物价飞涨,民众愈加穷途末路。
面临危机,一般百姓各有计划。在电影《国家破产之日》中,金融新人尹正学认为危机也是关键,押上悉数身家出资捞一笔。小企业主岬秀多年堆集的财富一夜荡然无存。韩国濒临破产,国家和布衣都走到了命运的岔路口,想要阻挠危机的人、想借机获利的人、想要看护自己的企业和家人的人做出了不同挑选。正是因为对这段前史铭肌镂骨,这部电影被认为描写了其时韩国从上到下的众生相。电影活生生展示了金融风暴带给韩国民众的精神创伤:企业偿还不起债款,破产潮降临,赋闲潮随后而至,社会堕入一片惊惧,有人变卖房产,借酒消愁,自杀率节节攀升。
捐出227吨黄金
有剖析称,韩国经济之所以呈现这样的情况底子原因在于该国特别的工业结构,也便是所谓的“成也大企业败也大企业”。在朴正熙当政期间,为了快速完成工业化和进步韩国工业竞争力,有意识扶持一批大企业搞出口带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三星、现代、LG、大宇等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在政府的主导和默许下,韩国大企业和银行组织彼此“协作”,会集许多资源和资金进行出资,并完成垄断性增加。
上世纪90年代,韩国进行了金融商场化变革,政府对经济和金融的调控力开端削弱,加之现代金融管理体系还没有彻底树立,这导致韩国大企业为了抢占商场张狂举债。因为韩国体系的特别性,很大部分银行借款实际上是以政府名义从别国借来的外债。这就导致那些中小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宣告破产,很大程度要由政府来承当。1997年10月初,韩国的外汇储备总额约300亿美元,却背着高达1100多亿美元的外债。
跟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在部分国家迸发,韩国的对外出口呈现下滑。跟着外资被不断抽出,韩国可用外汇储备不断下降,乃至到无汇可用的境地。特别是标普把韩国国家信用等级从AA级下调到A+级后,韩国的金融情况让已经在东南亚屡次得手的索罗斯等人看到时机。索罗斯先是把提早融来的许多股票悉数抛空,比及股价跌无可跌后再许多买回,从中赚取巨额差价。一番操作之后,他带着巨额差价一走了之,只给韩国留下了一地鸡毛。极短时间内,韩国股市暴降70%,韩元价值降低约2/3。
韩国民众也曾想自救,但不知从何下手,不知是谁先发出了召唤,人们之间忽然开端撒播:“把金子交给政府,咱们自己解救自己”。所以,全国掀起了捐金热潮。每家每户不计较得失,无论是祖传的金首饰,仍是压箱底的金子,通通忘我捐献给政府。听说其时有超越350万韩国民众自愿拿出了自己的黄金首饰和金条等,向政府捐出227吨黄金,要与国家共克时艰。可是韩国民众的金子并没有兑换太多的美元,底子撑不过这一场危机。
枪顶着脑门的商洽
跟着危机加重,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救。本认为IMF会出手帮助,却不想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把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许多严苛要求,包含入股韩国多家大企业、依据IMF的规划进行变革等,意在掌控韩国经济命脉。韩国与IMF的这次商洽反常困难,有人乃至描述是“枪顶着脑门的商洽”。无法之下,韩国政府在1997年12月与IMF签署协议,取得550亿美金借款,而且被逼进行“经济变革”,包含重组大企业,鼓舞银行兼并,对外铺开金融和商场,强化金融和企业监管等。
尽管韩国从上到下都在尽力,但金融危机带给韩国的损伤可谓“铭肌镂骨”。30大财阀企业中16家遭到整理,33家大型银行里15家宣告关闭,2000多家金融组织中约1/3破产关门。130万国民赋闲,政府债款高达1175亿美元。韩国肯定贫困人口从1996年的4.3%上升到1998年的14.9%。
不仅如此,韩国经济命脉也逐步被外国所把握。韩国与IMF签署的开放商场协议,答应外资以任何方式和理由并购韩国企业。这意味着,韩国政府失去了对本国企业的管控权。一时间,许多外来本钱如潮水般涌入韩国,操控了韩国许多中心企业的经济命脉。据悉,韩国八大银行的外资股份,均占到了2/3以上。韩国最引认为豪的三星集团,大部分股份也都把握在华尔街巨子手中。
亚洲金融危机让很多韩国财阀、一般民众付出了沉痛价值。不过,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成功完成工业晋级,半导体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商品种类,韩国现在也成为国际第十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