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在广东韶关作业的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00后”小伙“朱雀玄武敕令”,登录湖南政务服务网,请求将现在的姓名“朱雀玄武敕令”改为“朱咸宁”。
4月25日极目新闻从前报导,这位现在真名就叫“朱雀玄武敕令”的湖南24岁小伙,出世时的姓名为朱云飞,从2024年5月开端,现已先后改名为“朱雀玄武”“朱雀玄武敕令”。本年4月16日,“朱雀玄武敕令”登录湖南政务服务网请求改名为“周天紫薇大帝”,请求未予以经过。
“朱雀玄武敕令”向极目新闻记者供给了一份批阅定见截图,上面批阅定见一栏清晰写着;“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和第一千零一十七条,自然人行使姓名权,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不得运用具有必定社会知名度、构成大众混杂的姓名。‘周天紫薇大帝’这个姓名存在敏感性,简单引发大众误解,所以不予批阅该姓名的改动请求。”
4月25日,极目新闻报导此过后,网友纷繁予以重视,不过大都网友均在谈论中称改名为“周天紫薇大帝”不契合国人取名的传统习气,不可取。
4月26日下午1时3分许,央视网微信大众号归纳极目新闻等多家媒体的报导,发布了一篇文章《小伙改名“朱雀玄武敕令”后,又请求改为“周天紫薇大帝”,改名要注意哪些问题?》。此文中提出,公民虽享有姓名权,但假如仅凭个人喜爱或想别具一格“立异”取名,可能会违反公序良俗,与法律规则约束的景象相悖,是不被答应的。
4月26日下午3时许,“朱雀玄武敕令”向极目新闻记者供给了他再次向湖南政务服务网请求改名的截图。信息显现,请求改动后的姓名为“朱咸宁”,请求改动的理由为:“朱雀玄武敕令这个姓名具有必定的社会知名度,存在敏感性,简单引发大众误解。”
“朱雀玄武敕令”的父亲朱师傅4月25日下午在承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明,不赞同儿子取名为“周天紫薇大帝”,姓名又长又夸大,现在的姓名“朱雀玄武敕令”也比较长。
关于儿子请求改名为“朱咸宁”,朱师傅告知极目新闻记者,他一家人都是汉族,取名3个字比较契合传统,他赞同这么改。
为何从2024年5月开端频频改名,是否在炒作自己?“朱雀玄武敕令”否定是出于炒作意图,他说仅仅想取一个自己满足的姓名。
汹涌谈论
姓名权别乱用
汹涌新闻编缉 沈彬
《民法典》规则,“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议、运用、改动自己的姓名,可是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现行的《民法典》和之前的《婚姻法》规则,公民能够随父姓,也能够随母姓。关于姓姓名长度也确实没有硬性规则。在2001年《公安部三局关于对中国公民姓名用字问题的答复》中,公安部门的情绪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经过)第九十九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议、运用和按照规则改动自己姓名……”的规则,并考虑到我国民族很多,姓氏较为杂乱,有关风俗习气各异等许多景象,户口挂号机关不该也不方便对公民姓姓名数加以约束。
也就是说,公安部确实没有对公民取名的长度做出清晰约束。理论上说,小伙的爸爸姓朱,就能够叫“朱雀玄武敕令”;妈妈姓周,就能够叫“周天紫微大帝”。可是,形式上合法了,真的不违反公序良俗吗?
关于公民行使姓名权的鸿沟,之前也有不少争议性的个案。最著名的是“北雁云依案”,它也推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对“姓名权”作出立法解说。山东吕先生、张女士想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叫“北雁云依”,可是当地公安机关以为“北雁”既不是父姓,也不是母姓,而回绝挂号,之后引发了行政诉讼。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做出解说: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许母姓,可是存在破例景象,比方,能够姓其他直系老一辈血亲的姓氏(比方外婆、奶奶)等。可是,姓氏不能“信马由缰”地起。全国人大常委会还特别强调:“公民行使姓名权,还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回到这起新闻里,小伙不到一年时间里,已改三回姓名了:从朱云飞到“朱雀玄武”,到“朱雀玄武敕令”,再到请求更名“周天紫微大帝”,一个成年人这么频频地改姓名,自身就涉嫌对行政资源的乱用。并且,“朱雀玄武敕令”“周天紫微大帝”显着就有戏谑的成分,十分不严厉,把自己叫“周天紫微大帝”适宜吗?他人怎样称号他呢?叫全称吧,显着就构成某种得罪。那么叫“大帝”?叫“紫微”?怎样叫都不适宜,这种姓名显着涉嫌违反公序良俗。
这个新闻背面还有别的一个问题,公安机关作为公民身份的挂号机关,事实上有着适当的大裁量权,各地的履行标准并不共同。
在这个新闻傍边,咱们看到朱某某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在乱用自己的姓名权。可是在另一些新闻傍边,比方,汹涌新闻2022年所报导的《当“招弟”决议改名》,一些女孩由于小时候被起了显着有重男轻女意味的姓名——“招弟”“引弟”“来弟”,要改姓名却困难重重。这构成一个为难的“冰火两重天”的局势:有人把改姓名变成了换游戏ID,但有人真正想行使姓名权时,却遭受为难。
一个成年人一年里改三次姓名,最终想起名叫“周天紫微大帝”,这有没有违反公序良俗、乱用行政资源?行使姓名权,不能沦为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