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10月,41岁的钟姐在家门口的理发店充值500元,成了理发店会员。谁知,本年3月,理发店遽然“跑路”,钟姐的会员卡上还有余额339.8元。
钟姐找到理发店原运营者陈某,期望他能将余额交还。谁知,陈某却说:“你们不贪小廉价,不办卡,就不会有什么事。”陈某的这句话引起了包含钟姐在内很多顾客的恶感。
“咱们现已习气在家门口邻近的理发店消费,而在社区理发店办卡也是现在一种常见的消费习气,怎样成了贪小廉价呢?”和钟姐相同,田阿姨也曾在这家理发店充值办卡。
4月21日,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发布的《理发店跑了!为了339.8元,她决议“死磕”》报导,引发网民热议。有网民留言称:“办卡剪发15(元)一次,不办88(元)一次。你说咋办?”理发店会员和非会员的价格差异到底有多大?4月23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造访了10家理发店。
记者首要走进了一家闻名连锁理发店,店内装饰很精美。记者刚走进店内,就看见柜台上摆放着价目表,价目表上具体罗列了不同服务的会员价和非会员价。以剪发为例,专业设计师的剪发会员价每次48元,非会员价每次96元;资深设计师剪发会员价每次68元,非会员价每次136元;首席设计师剪发会员价每次98元,非会员价每次196元;店长/总监剪发会员价每次128元,非会员价每次256元。
某理发店内的价格表,会员可享受5折价格优惠。 记者张维纳 摄
“会员价比非会员价都廉价了50%。”记者看后宣布感叹。
“是的,咱们都是半数优惠。”店内作业人员介绍,无论是剪发仍是烫染,会员价都在非会员价基础上打5折。
店内作业人员介绍,他们的充值要求比较低,只需充值100元,就能成为会员。
随后,记者又来到另一家品牌连锁理发店。这家理发店门口摆放着一幅海报,上面罗列了21种服务,包含洗剪吹、烫染、身体护理、面部护理、静脉调度、头部护理等。
某理发店,充值3000元可享受3.8折价格优惠。 记者张维纳 摄
记者刚走进店内,作业人员便问询记者是不是他们的会员。当记者回复“不是会员”后,作业人员向记者介绍,店内的各项服务都有会员价,充值1000元可享受6折优惠价,充值2000元可享受5折优惠价,充值3000元可享受3.8折优惠价。以剪发为例,美发师剪发每次90元,行政总经理剪发每次388元。假如记者充值3000元,挑选美发师剪发每次只需34.2元,行政总经理剪发每次只需147.44元。这样一算,办卡后,的确能省不少钱。
在记者走进第三家理发店前,遇上了刚刚剪完头发的李女士,她慨叹说:“不办会员卡,都快剪不起头发了。”这家理发店剪发每次128元,会员价78元,两者相差50元。记者看到,和前两家连锁店比较,这是一家社区小店,店内装饰比较朴素,老板一人身兼洗发、剪发、烫染等多种作业。记者问询,多少钱能够处理会员?老板称“500元起充”。
之后,记者又连续造访了5家理发店,店内均设置有会员价和非会员价,剪发价格相差10元至30元。造访时,对记者“不想办卡”的主意,有老板劝记者:“剪一次先试试,剪得好再办卡。”
记者造访的前8家理发店均有会员制。合理记者揣摩想找一家“不办卡”的理发店时,一抬头,看见一家理发店门口海报上写着“不办卡”的广告语。这家店的广告牌上还写着:儿童剪发28元,洗吹35元,洗剪吹45元起,迷你烫98元。
某理发店清晰“不办卡”。 记者张维纳 摄
“不办卡”是否为真?记者试探着向作业人员问询:“办卡是否有优惠?”作业人员介绍,他们为全国连锁店,可在小程序下单,花19.9元即可注册会员,之后剪发可享受8.5折的价格优惠。作业人员解说,他们的会员和其他理发店不同,无需充值。
在江汉路邻近的一处老旧小区内,邻近邻居向记者引荐了一家“不办卡”的理发店。这家理发店在冷巷深处开了30多年,店内看上去有些寒酸。老板娘听闻记者来意后安然地告知记者:“咱们不办会员,是因为顾客都是邻居四邻。假如哪天咱们换了一个新当地,也会走‘充值办会员’的形式。”老板娘以为,充值办卡是理发店招引顾客最快的方法。
近些年,城市内也有一些10元快剪理发店,这类店只供给10元剪发服务,不供给洗头服务,也没有烫染服务,理一次发约10分钟。一家10元快剪店的老板告知记者,和传统的理发店比较,他们不办卡,服务品种也较少,顾客大多是中老年男性。
4月23日,我国美发美容协会会长唐德高承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明,现在国内有100多万家理发店,依据预算,99.9%的理发店施行预付款形式,“一是为了确定顾客,二是为了支撑理发店开展”。
唐德高介绍,办会员、充值消费是服务行业惯用的运营形式。在这样的运营形式下,商家卷钱跑路是少量,更多的商家是在诚信运营。
本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顾客权益保护法施行法令》将正式施行,运营者以收取预付款方法供给产品或许服务的,应当与顾客缔结书面合同,约好产品或许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或许费用、预付款交还方法、违约责任等事项。
对此,唐德高提示顾客:“咱们充值消费前,要记住和商家签合同。”
来历:长江日报